媒体文化在其产生过程中,或许会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系统,但是这种系统并不是某一文化的内在逻辑,发展的结果。由于媒体文化是在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它基本上是拼贴和组装的,其中充满着偶然性,有着种种变数,所以媒体文化永远是一个开放体系。媒体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吸收着来自各方面的营养,借用着传统文化的各种资源,然后加以整合,再吸收,再整合,因此亦可说,媒体文化的生命力源于传播过程之中,它既不是少数文化人的专利,不是学者案头研究的产物(当然它也不拒绝吸收学者案头研究的成果),它是在传播过程中逐渐扩展自身的。
有些文化在爱好者的圈子里流行,在该文化的迷恋者中间生存(如京剧、古玩等等),有些文化在课堂上传播,在师徒关系中生存(各种各样的学科、学问等等),有些文化在专业人士的商讨和切磋中存在,这些文化由于其来自传统,来自内在的逻辑,来自专业与职业,有其固定的河道,因此有长久的生命力。媒体文化则不同,媒体文化的开放性决定了他的易变性和趋时性。媒体文化的河道是宽广的,变动不居的,不是文化的内在逻辑,而是媒体的发展逻辑、大众生活的逻辑和市场经济的法则共同决定了媒体文化河道的走向,简言之,是当代社会生活的实践决定了媒体文化的发展逻辑。
形成媒体文化的两个基本条件,大众媒体的传播功能和社会的流行趣味对媒体文化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没有电视的出现,那么前面所说的足球文化、服装文化、影视大众文化不可能如此发达;如果没有广播和电视,没有两者的结合,流行音乐和mtv等不会席卷全球;没有报纸杂志,我们称之为随笔、小品文之类的短文和各种形式的漫画作品不可能取得今天这样的地位。但是,新媒体的崛起和发展,媒体的日新月异是由科技水平和经济条件决定的,它不是由足球、服装、流行音乐和散文小品等等的风格特色、流派承传或创作方式所决定,因此对于具体品种的媒体文化或者大众文化而言,新媒体的出现和传播科技水平的提高、发展是外在的,然而就是这种种外在因数的影响,决定了具体大众文化品种的前途和命运。
再从公众参与方面来说,参与者的个性、修养、文化水平对于具体的媒体文化也是外在的。因为大众文化的参与者主要并不是训练有素的学者、专家、行家里手等等,毋宁说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是即兴的、偶然的、一时冲动的,由某一心理暗示和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参与其间的。这种临时性、偶然性和群体参与的积极性造成了大众文化的发展是呈间歇性的,忽起忽落的,而非持久性的和相对稳定的。因此,大众文化或媒体文化的品质与其说是由各文化品种的内在规律决定的,不如说是由外部的各种社会因素、经济条件、科技水平所决定,所以媒体文化只能是开放体系。它不可能是封闭的,由知识精英在小圈子内或沙龙中搞定,再推广于大众之前。它的形成历史和天然条件早已决定了它必然在媒体自身的发展、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各种因子的互动中,在种种外在条件的簇合下蔚成大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