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1年到现在,31年过去了,内地电视连续剧从零起步发展成了世界产量第一。古训曰:家有良田千顷,每餐只需三两米;家有房屋万间,每宿不过一张床。电视剧产量世界第一大国的这些产品,自己播放是放不过来的。如果要产生点什么现实意义,那就只好进军海外了。
然而走出门一看,一部制作成本50万元一集的电视剧可能海外开价1000元一集。产量能说明什么呢?有产量而无销量,那有意义吗?对商业企业而言,产量、库存更多意味着风险,零库存才是追求方向。而内地的电视剧产业已经形成超大量的库存积压,这是对社会财富的严重浪费。
电视剧差不怪观众
事实上,内地的电视剧并非一直这么糟糕。在我的记忆中,我们有过《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渴望》《我爱我家》等等好看的电视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电视剧变得越来越乏味,越来越没有逻辑性,没有创造力,没有品位。几年前我参加某电视台一个研讨会,有人认为一切要怪罪观众——他们重口味拉动的收视率指引了不良的创作方向。在我看来这是十足的浑话,很多年轻观众都只看美剧,不看韩剧了。结果内地的部分电视制作人仍在抱怨韩剧是泡菜肥皂剧,抱怨观众的审美。
观众需要正能量
再说有些内地电视剧所传播的价值观。对照《甄嬛传》和《大长今》,这两部古装大剧一个阴险恶毒,一个阳光积极,观影感受完全不同。在《大长今》里我们看到一个顽强的女子追求理想、逆势成长的励志故事。在《甄嬛传》里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充满了怨毒的妇人用仇恨谱写前途。阴谋论可以设计成剧情,它在全世界是通行的,关键是阴谋背后的价值观是什么,仇恨不是普世价值。总体而言,现在内地的电视剧跟加工业如出一辙,技术含量不高,甚至都不避讳抄袭。
反观那些在国际市场流行的电视剧,它们共同的特征是:新鲜的表达方式、清晰的文化基因、完整的叙事逻辑、扎实的制作团队。到目前为止,内地在海外最为畅销的是四大名著改编的电视剧,这无疑启示我们应该巩固优秀的古装剧创作,同时以研究历史的态度对待现实题材的开掘。不系统地考虑文化建设,电视剧产量再大,也只是一盘散沙;不积极地奖励剧本原创,电视剧繁荣不是泡沫又是什么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东莞尚界演艺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