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1日开始执行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了港澳独资演出经纪机构的设立程序,并放宽个体演员、个体演出经纪人的备案条件。国家政策鼓励演艺操盘手们以更专业化的面貌来应对日益规范的演出环境。近日记者了解到,北京演出行业协会根据整体的发展形势,今年将对演员、舞美、灯光等专业人才进行资质认证。由此,中国演艺格局将翻开新的一页。
演艺行业初设资质认证“门槛”
根据北京演出行业协会的数据,20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北京的演出市场依旧十分活跃。各类演出共计 16397场,观众人数达1167万人次,演出收入为9.33亿元,与2008年相比有大幅提高。
在2008年成功组织两期北京经纪人资格考试工作的基础上,2009年北京演出行业协会根据《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相关规定分别在3月、10月组织了北京地区第七、八期演出经纪人职业资格的培训、考试及发证工作。两期培训班共有近1000人参加了培训。很多初次参加培训的民营企业、个人学员们反映,他们获得了对《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合同法》、《演出营销》、《经纪人务实》、《涉外演出及大型活动概述》等相关演出知识的一次系统学习的机会,使他们对演出制度框架与企业的相互关系等方面有了概要的了解,甚至许多外地从业人员也前来报名参加培训考试。与此同时,北京演出行业协会还进行了演出经纪人资格年审工作,有近200人通过了年审。
据记者了解,除了演艺经纪人这类“操盘手”的资质认证外,在广州召开的舞美、灯光、音响资质认证标准研讨会过后,相关认证工作已经在上海、广州试行。北京将由北京演出行业协会主导,今年除了将继续开设经纪人资质认证,还将开展演员的资质认证;舞美师、灯光师、音响师等的资质认定和等级评定,以使演出产业纳入一个更科学的发展轨道。
演艺操盘手们呼吁高级研修
为培养更多的高级专业演出管理人才,去年北京演出行业协会与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共同举办了高级定制研修项目“北京大学演艺经理人高级研修班”,它的受欢迎程度也让主办方始料不及。“我们这个研修班并不发放资质证书,纯粹是经理人自愿报名、自愿进修。”北京演出行业协会一位人士说。
“本期演出经理人高级研修班得到了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财政支持,是被作为打造北京文化演出中心、培养演艺经营管理人才的重要项目对待的。去年共有正式学员33名,旁听学员11名,全部是演出院团、演艺经纪公司及演出剧场副总经理级别以上的高层管理人员。在短短的七个月时间里,研修班安排了演艺策划与营销、演艺项目管理、演艺法律与政策研究、投融资及财务管理、国际演艺行业经典案例、欧美演艺市场操作惯例等 46门课程的学习,使大家在演出知识上得到了充实和更新,在管理水平和经营理念以及项目运作能力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一位组织者感慨地说。
北京巨龙世纪文化艺术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华文化联谊会, 是一家从事、组织大型文化演出、展览活动的专业文化机构。中华文化联谊会是文化部直接领导的由海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界人士和文化单位共同组成的全国性社会团体。其董事长刘忠奎已经有30年做演出的经验,是这期研修班的“班长”,尽管自己的公司已经有十几个专业的经纪人,但他还是报名上课,用他的话来说“受益匪浅”.除了演出的基本业务知识,课上请国内外著名编导、专家讲述的大文化环境,资本运作、市场操作和文化产业结合的无数个成功案例,让做了30年演出的他也感叹“这是平时遇不到的机会”.刘忠奎认为,文化产业是中国最“牛”的一个产业,因为文化是软实力,产业是硬实力,软硬实力相加,上升空间是最大的。现在中国文化产业到了一个战略性发展的高度,文化的发展跟国家的形象甚至世界影响力都有巨大的关联,他们也得转变思路才行。
在新时期里做成功的演艺经纪人,刘忠奎总结了他听课的几大心得,那就是第一是要有雄厚的资源,第二是要强强联手,第三要把中国和世界结合在一起。刘忠奎把他的心得用在了今年巨龙世纪的项目中。他正在打造一个“城市名片”的项目,就是类似于“云南印象”系列,联手各个城市打造代表该城市形象的品牌节目。此外,他们将跟国内两家实力雄厚的演出集团进行产销结合,对方产,由巨龙世纪在全世界做销售推广。未来巨龙世纪还要占领美国市场,选取一个城市做常年的中国演出节目秀,把中国好的元素带到国外。
“去年北京演出1.6万多场,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有这么多演出;北京文艺团体500多家,演出公司2000多家,经纪人达到上万个;2009年北京演出产业在当年北京文化产值的贡献比中占第二。”刘忠奎感慨地说,在20年前,演出市场只有“作秀、买秀、租秀”几种操作手法,根本谈不到“做”,公司只是小打小闹地买项目,一年有的时候才能做一两个项目。基本都靠一个个项目来积累原始资金。但现在,他每天接触的合作对象中有七成是银行、上市公司、基金机构的代表,这使他们将来加大自主版权项目的建设都如虎添翼。
专业经纪公司呼吁打击“穴头”
在文化部去年修订发布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放宽了对个体演员、个体演出经纪人的备案条件,鼓励个体演员、个体演出经纪人依法从事经营活动;允许文艺院团在职演员在计划演出之外、艺术院校师生在教学之余从事营业性演出,促进演出资源的合理流动,增加演出有效供给。
北京演出行业协会每年两期的演艺经纪人资格认证培训班,其实也是国家向社会民营企业乃至个人放开演出门槛的一个表现。
在刘忠奎看来,对他们这些专业经纪公司威胁最严重的是那些游走于经纪人资质认证体系之外的“黑手”.他表示,以前组织明星艺人拼盘演出的“穴头”非常多,目前这个现象还是十分严重。现在他还能天天遇到慕名而来的陌生人,管他要演员或者要项目,“这些倒买倒卖的生意,就是演出界的黑手”.刘忠奎说,“这些不按规矩出牌的民营公司和个人相当多,‘黑手’还是需要国家大力整治”.
“‘穴头’是改革开放过程中某段时间的产物,是在市场上还没出现公司化操作的时候出现的。如今八九成的‘穴头’已经被淘汰掉,大多民营演出公司都进行了转型,这就是民营演出企业大概的一个发展缩影。”2002年成立的华唱兄弟文化娱乐公司就是一家民营公司,其总经理何京斌还是“演艺经理人高级研修班”的主力倡导者之一。他认为,“穴头”的痕迹在市场上还有,但在北京这种演艺发达地区,单打独斗组织明星拼盘演出的“穴头”操作已经消失很久。而且现在演艺市场的繁荣、竞争的激烈、观众口味的提高等诸多因素,使得那些非正规化操作的“穴头”也未必能保证挣到钱。在《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出台以前,大多不具备经纪资质的民营公司通常借由国有公司代为报批他们的项目,也就是说,那时民营演出公司的活跃程度并不低,但万一演出出现问题首先追究的肯定是报批公司。国家对个人放开经纪资质的认定,再对拥有一定数量合格经纪人、经营达到一定年限并无违规记录的演出公司给予“经纪机构” 的资质,一方面是加速民营公司的转型,将演出纳入科学化管理,另一方面对民营公司来说也是件好事。以前因为由报批公司“顶雷”,民营公司不注重打造自己的品牌,不注重自己的形象,今后这种风气会大大转变。对民营公司来说,对自己的操作水平、推广能力的提升也将更加重视。“现在北京的演出公司有很多应该已经有经纪资质了,有小部分仍然沿用以前‘借道报批’的做法,当然,这是违规的。”何京斌说。
不惧港澳地区企业竞争
针对明确港澳独资演出经纪机构的设立程序、国家为港澳资本进入内地演出市场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等消息,北京本地演出公司却并未感觉这几个月港澳机构增多。
作为一家对台的专业文化公司,巨龙世纪会不会受到内外经纪同行的巨大威胁?刘忠奎乐观地说,他们并不怕竞争,因为内地的市场太大了。客观上讲,港澳的包装策划能力稍强些,开放以后也能学习人家的长处。“10年前,港台的流行乐在内地占的比例非常大,但这两年发生了变化,内地选秀歌手也好、老歌手也好,演唱会场次逐渐递增。”
事实上,巨龙世纪近20年来组织的演出涉及各门类,有协、承办《同一首歌》系列的演出,也有赴外进行国际文化交流和弘扬民族文化的项目,更早则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操盘过郭富城、周华健、费翔、王菲、张信哲、齐秦、齐豫、张惠妹、韩红、童安格、F4等众多流行歌手的商业演唱会,内地演艺经纪人里操作经验丰富的也大有人在。
“港澳及外资机构进来是迟早的事。”何京斌说,演艺行业是个综合型产业,项目只是其中一环,宣传手段、档期、演出地点等综合因素决定了演出的成败。在他看来,外面的机构对内地资源不了解,对演出的可控性差,不见得会具有多大优势。
“现在北京拥有经纪资质的演出公司应该有上百家了,但我认为,真正做得好、拥有品牌美誉度的公司不超过10家。”何京斌说,对企业来说,拥有资质离成为真正的品牌化公司距离还很远,只能称为万里长征第一步。